亚马逊上新品之前怎么测款?测款方法有哪些?
亚马逊平台上产品之间的竞争还是挺大的,所以大家想要获得竞争优势,就需要进行测款的操作,对于一些刚刚注册的新手卖家来说,还不是太清楚亚马逊上新品之前怎么测款?
亚马逊上新品之前怎么测款?
方法1:海量铺货测款法
这种海量铺货测款模式属于是最简单粗暴的,但是用的卖家还是挺多的,特别是那些擅长铺货的卖家。简单来说就是首先认准一个垂直细分类目,比如说女式泳装这种垂直细分类目。然后通过自己的铺货工具或者ERP开始批量的上货,基本上上的SKU都是各式各样的女式泳装,全部都是FBM自发货,图片也都是网图,因为测款是主要目的,所以listing页面优化,图片是否侵权这些其实可以暂时不用考虑,刚开始以追求速度和广度为主。
基本上把市面上能够找到的女士泳衣的款式全部铺上去了。而且,每一个款式,尽可能的变换图片和描述,尽量重复去铺,一个SKU最多可以变成40-60个SKU,其实产品还是同一个产品,目的也是尽可能的增加产品的曝光!只要你图片和描述尽可能区分开来,亚马逊也不会去merge或者发现到的,毕竟现在市面上同质化的listing有那么多!
与此同时,尽可能把售价压的很低,特别是相对于同类目FBA的竞品,价格可以压到他们的一半。这么做目的也很简单,FBM本来成本就比FBA要低很多,会有很大的价格优势,而且是测款为目的,低价上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。
另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:这样大批量低价多种类的自发货SKU就可以极大的挤压同类目FBA的生存空间,尽可能的提高曝光,增加测款的效率。
这种方法在欧洲小语种国家和垂直细分类目效果会非常好!大家大可以一试!
所以,基本上只要铺货量够大,都会有一定的动销率,针对动销的产品拿出来,做二次选品分析,分析完成以后,选取几个自发货出单不错而且有爆款潜质的产品,重新改造一下listing然后就可以发FBA开始按照精品模式打造大推了。那么,整个测款环节也就完成了,这种测款模式相对来说资金成本是比较低的,但是前期选品上货所带来的时间和人工成本比较大。
方法2:Auto广告测款法
这种测款方法相对来说比较简单,没有第一种那么麻烦,不需要上那么多的货。大致模式也是选定一个垂直细分类目,经过前期的筛选,然后选定几款可能不错的产品,每个产品都发FBA,但是都是少量FBA,基本上100个以内。
等FBA到货以后,开始开Auto自动广告,前期预算和竞价建议大一些,也不要太过于关注Acos指标,然后一周结束以后看CTR和CVR这些数据反馈,选出数据表现很亮眼的产品开始联系供应链补货,按照精品爆款来打造大推了。
至于表现不好的产品说明没有经过市场的考验,这种产品就靠着自动广告外加一定程度的coupons也能够慢慢清掉库存,毕竟测款发过去的库存也是非常少的。这个方法不但能够起到测款的作用,还帮我们跑出来了很多有价值的关键词,等于是顺带还做了一次这类产品的keyword research。
这里再多说一句,有些老铁可能比较担心一周时间跑广告可能跑出来的数据量有限,很难保证测款的效果。这种担心当然是有道理的,我建议大家可以根据对这个类目的了解,做一个大致的数据模型,把一周之类跑出来的数据按照比例放大即可,再匹配一定的权重分值,就可以解决数据总量不足的问题了。
方法3:Facebook测款法
相较于第一种第二种办法,个人认为第三种办法应该是最好的。
首先选定一个类目和大致的一个产品序列,这一套流程和前面两个方法是一样的。接下来,把预备测款的产品放到独立站上面,独立站用shopify搭建很快,然后用Facebook广告定位产品的精准受众人群开始跑FB广告,同时折扣会放50-70 off作为吸引点,几款产品同时跑FB广告,看看最后哪些订单会更多,数据表现会更亮眼,然后确定以后的主推款。
测款结束以后,至于那些订单,你可以选择发货,也可以选择不发货,把订单都退掉就行了,从而极大的降低你的测款成本,这样一来的话测款成本仅仅就是FB的广告费了。
FB广告费本来就比amazon低很多,而且又是较大折扣吸引,热度也很大所以进一步压低了FB的广告的单次点击成本。这种方式比较适合一些海运抛货或者高货值的产品来测款。

除此之外,这里再教大家一个提升测款效率的小策略。
大家都知道如果在测款跑量的时候,如果能有一定的review数量和不错的review星级加持,那么不管是从流量点击还是转化来说都能够得到更多的反馈,从而大大增加了我们测款的效率和说服力。
所以针对这种情况,我们一般会准备3-5个listing,我们称之为测款专用Listing。
这些listing可能身上会带一些review,listing上面的review大部分是找服务商定制的,也有一部分是vine review或者early reviewer,当然你也可以找一下同类目下自己的废弃listing,尽量保证review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中性,而且基本上讲的产品也是需要测款这个类目的产品,看起来不会有太多的违和感。
然后等到一些测款产品上架以后,就开始做一个父子变体,这些准备好的listing合并完父子变体以后库存马上调零,这样前台就不显示了。这么做的目的就是快速增加需要测款产品review的数量,以及尽可能优化review的星级。
等到测款结束正式的推广阶段,这些listing自然会马上解绑,完成历史使命。
因为毕竟这么做是违规的,而且你的竞争对手也会举报你,客户仔细读review也可能会造成一些误解等等安全隐患,所以FBA大货压过去了,就尽量白帽操作了,这一招更适合测款的时候使用。另外,包括很多人问我直评的事情,我也回答他们,准备重点打造的爆款产品FBA那么多货,最好不要搞什么直评,但是前期测款,为了提高测款的效率和成功率,直评是可以用的。
因为就测款阶段来说,就算最后出问题其实也能够让风险处于可控可接受的范围之内,不至于伤筋动骨!

亚马逊测款具体有哪些方法?
1.用主关键词去搜索,listing数量太多而自身产品又无优势的情况下,直接不做,竞争程度可以接受时,找出首页里第一二三位,最后一位去预估销量,没信心的话就预估位置在第二页的销量,这样月销多少大概有个底;
2.结合工具看历史price和rank,google trends等看平稳还是上升,再决定是否追加预估月销量;
3.同样需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做的环节-筛选货源,算成本利润,建议控制在50元以下的成本,利润40-60,看资金能力,一般第一次发半个月的预估销量,这样后续比较灵活,不怕压货也可以来得及追加数量以免万一爆了而断货了,毕竟新品期起来比后续优化要轻松得多。
第二个问题,前期定价略低于大多数同类产品可以提高竞争力,后期再和大家一致增加利润。之前也有很低价刷单的,但此方法目前对大多数人来说已经行不通。总之所有能带来曝光,流量的方法,都可以尝试。A+、广告测、站外测等等。
做好测款之后,卖家们就可以发一些样品到亚马逊仓库了。观察销售情况,如果自然情况下,平均每天可以出2-3单,卖家们就可以考虑备货了。这里推荐卖家们不要急于将过多的货物发到亚马逊仓库备货。毕竟一旦滞销所产生的高额仓储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。
卖家们可以将一小部分货物发到亚马逊仓库,其他的货物备货到金宏亚海外仓。毕竟海外仓的仓储费用要比亚马逊仓库的便宜很多。当需要补货的时候可以直接从海外仓发出,在时效和成本上都为卖家们提供了帮助。
只有商品存在销量,才会存在市场。如果市场上都没有该产品,或者产品销量特别低,那么我不建议你选择这个产品进行推广。
阅读了本文内容的用户还读了:
本文由腾牛网发布,不代表电商号立场,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http://www.tnzycc.com